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從迷信行為談訓練~ 你應該比鴿子聰明

時間回到中華隊戰波多黎克那場難分難解,令人心碎的比賽,讓人心情起起伏伏,有人一開電視,中華隊就失分,有的人需要一直在電視上不斷吃特定食物,中華隊才會得分,有人需要在場上做法,林林種種的方法,為的就是連結中華隊的勝利。




除了這個,當然也有選手或某些人,總要特定的球棒,特定的手套,甚至在考試的時候,帶著特定的某枝『幸運筆』,才能表現特別好。

行為學派的Skinner,寫了一篇名為『鴿子的迷信』(Superstition in the Pigeons),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按按鈕就能得到食物的之外的實驗,實驗開始主要每15 sec 自動就掉下一顆食物,但完全不管鴿子做了什麼,而當恰巧的鴿子可能再轉圈圈,或拍拍翅膀時,食物掉下來了,雖然食物永遠固定15sec就掉下來,但鴿子很認真的,會去做完他剛剛的乞食舞,乞求箱子有看到它做的,並賞賜他食物。

當然這個主題,也延伸到了你看球賽、考試的時候,但這似乎只是一個因果的關係,也就是鴿子並不明就理,為什麼食物要掉下來,他只了解,只要這麼做就會成功。



迷信的鴿子實驗


[粥店的幼犬]

 小編無意間發現了某間粥店的老闆,帶著一隻幼犬回到店裡,但粥店老闆,採用了傳統的使用厭惡刺激,以及高壓的方式,教導這隻幼犬,當然小編不免想好好和老闆溝通,但旁邊的客人卻這麼說著,『只要方法有效就好了,不一定要勉強他怎麼教吧』,那隻幼犬的確有著很高的抗壓能力,看起來的確是逆來順受,但認真思考的事情是,只要有效就該如此嗎?


[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日前看了一篇老外寫的文章,主旨討論教育制度,在台灣大家都在說國外的月亮比較圓,殊不知,老外卻也認為,其實亞洲的月亮也很圓,在80年代,日本崛起,開始了老美的第二次教改,當年的許多專家,也認為應該去跟他們學習(但後來泡沫化了所以...),第三次教改,發生在中國崛起,因此老美也開始跟進中國的教育制度,甚至BBC也曾經拍攝過一系列的專題『中國式課堂』(要求英國學生要升旗、上論語),甚至有英國大臣要求使用上海的教材,但這樣真的有比較好嗎?

[迷信v.s 信任]

這邊先讓各位讀者認識幾個名詞『迷信』、『信任』。對於前面的行為而言,小編的定義是,只專注最後發生的結果,但卻不明白為什麼,但可能經過了幾次後,發現原來只要做了A就會有B這種好事發生。而『信任』則並非一開始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發生,他可能是常年累積不斷地失敗經驗,甚至磨合,最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麼做也許很辛苦,但辛苦過後的汗水,才是最美的,當然您可以見小編之前討論的人犬信任關係相關文章。

舉例來說,人云亦云、品牌迷思、幸運筆、幸運麥克風、幸運球棒是一種迷信,但可能又可以細分成,是否因為外在氛圍造成的鄉愿行為,或是主觀因為專注結果論,而造成的迷信行為,但當然狗狗要因為情境造成的迷信行為,觸發點是困比較複雜的,通常可能在特定的動作,特定的情境底下產生,而也通常是因為專注結果,造成類似古典制約模式,因此對於狗狗的迷信,在闡述時,並不會別把鄉愿行為與專注結果分開。這邊的舉例,看似沒規則的攻擊事件,難解的焦慮模式、護資源,等等模式都是類似的狀況。

[人云亦云的路西法效應]

路西法效應是指在特定情境或氛圍下,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人的性格,表現出了惡的一面,當然最有名的就是『史丹佛的監獄實驗』,但別以為這是很特殊的例子,實際上當您開始在各取所需的時候,為了簡單方便省時等等...的好理由,麻痺自己的的某部分理性的時候,就很可能產生出這樣的行為。[註2]至於史丹佛實驗,今年已經有電影上映,所以就不再贅述了。

[曾參殺人,共犯結構]

在二戰過後,為了應証納粹高官參與殺害猶太人這件事情,但是否納粹官員只是單純服從上級命令,或是他是大屠殺的兇手?而有著著名的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 experiment),簡述實驗過程,有兩個組人,分別在不同的房間中,A組由『實驗執行者』與『老師』組成,B組由『學生』組成,由執行者向老師發出只要學生答錯錯了就電擊命令,由老師執行測驗以及電擊學生命令,但實則再另一個房間放出受到電擊發出的慘叫聲,並不斷的要求老師提高電擊電壓。

但在實驗結果中發現,在學生不斷的慘叫中,甚至停止作答的狀況下,但恐怖的事情是61%~66%的人(但也有部分人,雖然按到了致死電壓,但也曾在某個時期提出質疑),按下了致死電壓,甚至沒有在離開後,去探視『學生』。

這樣的結果令人震驚,但也印證了一句話『沉默的多數』,更可見服從與盲從的力量的恐怖,而將自己麻痺,甚至不願意面對『被害者』,真的對情緒比較健康嗎?我們在下一段會說明。

但請您思考得事情是,如果您設身此實驗,您是否有真的離開的勇氣?(當然很多的霸凌現象、老闆命令,等等您都可以一一回顧)

米爾格倫實驗相關的影片


[迷信對情緒或健康的反應]

泛科學曾提及,人為了對事物尋找可控制的感覺,而積極的去尋找之間的因果,因此,如果任何可控制的因,對人的心理健康是有幫助的,不論因是多麼飄渺。[注1]

對小編而言,並不贊同這樣的安慰式的結論,『迷信讓人以為對事物誤以為對結果有某些掌控的能力,這帶來的舒適只不過相較于混亂、不安與缺乏能力,而有著相對舒適的感覺。而這樣舒適的感覺,卻是蒙蔽事實、阻擾理性思考的毒品。』過度的依賴迷信的人,不見得能得到更多的安定、更不見得能從中得到益處。狗狗的訓練中,時常看到俱有大量迷信行為的狗,是對於關係不穩定、難以信賴人的狗。(quote by 小魯麻)

舉例而言好了,成績考試永遠不好的大雄,以為拿了多拉A夢的幸運筆可以考試考很好,但突然發現有,那隻筆原來是假的,又如阿妹的『小白』,突然遺失後,又或一個拜金的小三,崇尚名牌的她,突然發現她東西原來只是A貨,我想情緒的轉折,這樣的挫折感,更超越了少許的舒適感。

而在關係不穩定的人犬關係中,常發生案例是,狗狗常無端的發怒、低吼、攻擊,而卻難以以單一面向解釋觸發原因。這也是因為,短暫的迷信,能稍微讓狗狗舒適,但由於人犬關係的不穩定,造成狗狗在舒適與不穩定情緒徘徊產生的矛盾,進而引發難以理解的攻擊行為。

 [科學家總嘗試想盡快證明自己是錯的]

 在前面的一些例子,總是只看到了因與果,就下了結論,少掉了反思的能力。費曼,1965 年的物理諾貝爾獎得主,曾對科學下了一段定義︰「科學家總嘗試想盡快證明自己是錯的(We are trying to prove ourselves wrong as quickly as possible.),科學並不完美,他可能隨著物換星移、知識的進步、樣本的提升、命題的精準、操作的精準度,而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斷的去驗證,而才慢慢的成為雛形。舉例而言,當年的紫微斗數與星相學,用現在的角度歸類成「偽科學」,但天文物理學卻不是。

為什麼天文學、地球科學、化學、物理等等....就被歸類成「科學」呢?「科學」是有一套嚴謹的方法:包含問題的認知,觀察,假設,實驗設計,數據收集,和論證。且為了避免誤差,落入因果的陷阱中,實驗的再現性,與重複性更是重要,而不是只有因果,卻沒有無法解釋中間的過程,如同通靈一樣答案突然掉下來。

聰明的你,在與狗狗互動的時候,聽大師演講的時候,更應該重視的是中間的過程,去思考中間的變化,與分析的經過,而不是像鴿子乞食一般,只要掉下來就好。也更不該為了安慰而去找大師開光,尋求『迷信』,如同吸毒,只享受短暫的歡愉,但卻阻斷您理性的思考。而就算您只是傳遞訊息,也更應該多方的驗證,而不該陷入『曾參殺人』得陷阱當中。當然最重要的,請全然真心的設身處地為自己家的狗著想,避免做出可能產生讓狗狗『迷信』的行為。

迷信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但對於人類而言,卻一點都不是新的東西,只有理性的跳脫思考的框架,不會陷入迷信的短暫歡愉之中。

[註解1] http://pansci.asia/archives/88467">本文與泛科學論點不分相左延伸閱讀

[註解2]路西法效應

[註解3]米爾格倫實驗








 D.I.N.G.O. 牛奶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