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全文轉載※請勿另外編輯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概回家後半年左右,他開始會用吠叫表達,例如非常在意門外的聲音、出去玩會對在我們之後進入場地(草地範疇)的陌生人驅趕吠叫,或者在住家搭乘電梯的時候,對電梯外的住戶吠叫等等;後來有次和狗友們一起去寵物餐廳吃飯,在一整天疲累的行程後,Teepi在睡覺時被陌生人驚嚇而後暴炸,帶去寵物餐廳外,撲到路人的衣服破一小塊,這件事對我衝擊很大,不想要讓狀況再惡化下去,也想透過專業的幫助可以認識他並找到和諧生活的方式。
事件發生前已經有找了在地訓練師諮詢,也給了我們一些練習方向,事情發生後,訓練師點出其實很多部分如果人類可以更升級或是觀察更仔細,先預判他的反應,很多狀況都可以避開。完全同意她的分析但對於自己是不是能做得好沒有信心,此外日常阿公阿嬤也會帶他出去一次,為了讓阿公阿嬤更了解他,進而在外活動的時候保護雙方的前提之下,報名了D.I.N.G.O.並且帶著阿公阿嬤一起去上課。
看到他慢慢變勇敢,情緒調解的韌性慢慢變多,真的很感動 另外也想分享對學校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們的訓練師是小魯麻,穩穩地接住了努力往和諧生活路上前進的我們,最印象深刻的莫非是從一開始先陪伴我們一起調整臨時發生的膝關節問題生活應該怎麼對應,提供的生活上的建議和對於Teepi的觀察和建議真的很貼合我們的需求,甚至還會為我們預想好幾步之後的計畫,友善細心的程度是最印象深刻也最感動的地方。
在這個過程裡面,不論是我或者阿公阿嬤都藉由小魯麻專業又貼合我們日常生活的引導,更認識也更同理了Teepi;一開始我也有去上課就是為了要調整他的那些行為,但現在我會覺得並不是因為有行為問題才需要上課。人類的心態調整了後,看事情的角度都不一樣了。他是我們的家人,他也是不同物種的生物。
一般人都覺得動物們在家可以一直睡覺,還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生活很愜意,事實上他們為了適應人類的都市生活,也是需要忍耐或是學習適應很多對他們來說不太能理解的事情。雖然被給予食物,但相對的他們也失去了選擇想吃什麼的自由,或是想去哪等等,這些主動的選擇,一切都是被動的接受安排。我認為上課是讓人類更能站在他們的角度同理他們,找出一個人犬可以和諧生活的平衡方式,狗狗的生命不太長,因為很愛他每一天都珍惜的度過,只要他能健康快樂的生活就是完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