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分離焦慮

 上週問問大家有沒有想看的主題,結果居然挖了一個大坑─分離焦慮!老天鵝,這個要聊起來可大條了!

_ 
為什麼聊起來會這麼麻煩?首要原因就是,分離焦慮變成一個太常被亂貼的標籤,導致一種常見的論斷:好像只要是主人不在狗身邊時,狗狗發生的一切負面行為都是分離焦慮,the end。
_ 
老酥之前文章有提過,被看成分離焦慮的情形,其實有可能有好幾種不同的原因及類型,像是:依附焦慮、需求不滿足、主人離開後遭受厭惡經驗,是三種常見的類型。這篇文章這幾天再貼上來給大家複習。
_ 
分離焦慮的「分離」也就是「主人離開狗」,只不過是觸發焦慮的一個情境訊號,但那焦慮從何而來?這才是重點。改變主人離開狗的方式,是有可能減緩甚至避免觸發焦慮的,但當狗意識到主人真的不在了,焦慮還是會發作的話,那就要修正得更符合狗狗視角來看看了。
_ 
比方說,獨處的焦慮。有的主人提出的分離焦慮,其實只要有人陪在狗狗旁邊就沒事了,主人怎麼說掰掰、怎麼戲劇化的離開,狗狗都還好XDD 獨處的焦慮可能來自:狗狗在獨處時被嚇到,外在因素如:打雷、地震、裝潢聲、被其他家人/狗欺負;內在因素如:跌倒弄痛自己、癲癇發作、心臟病發作。或是獨處時間有時可能過久,導致壓力破表的印象深刻。
_ 
對環境的焦慮也有可能是以這種型態來顯示,通常狗狗會去黏著另一個人,作為安全感的來源,但不見得會和這個人發生親密、實質的互動,而只是跟著而已。這常發生在狗狗到新環境,如:旅館、美容、送養到新家之時。
_ 
而有的狗狗是就算有人陪、就算在已熟悉環境,仍然無法接受主人離開,即便主人只是去上個廁所、去別的房間。在分析這種狀況的狗狗時,我們也會檢視人狗關係,像是:主人在時,狗狗放鬆嗎?還是一樣很黏很警覺?或是跟主人保持一段距離?/ 狗狗的社會化好嗎?世界唯一快樂的來源只有主人嗎?是否有跟其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是否有其他舒壓管道?....等,因為,信任關係不佳、跟主人的依附關係缺乏安全感的狗兒,跟主人在一起時就不容易真正滿足,主人一離開就更覺被剝奪,那自然會有焦慮問題。而狗狗若是沒有其它讓自己快樂起來、能有所期待的事物,那與主人分離無異是煎熬的到來。(信任關係相關文章再放到留言給大家參考)
_ 
至於破壞家裡、舔舐自己、各種吠叫...,由於在人類眼中屬於「不當行為」,所以也很常被貼上「狗狗有分離焦慮」的標籤。然而,各位知道分離PARTY嗎?就是主人不在的時候,狗狗終於有機會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拆拆家、吃吃腳、管管里民之類的。有時的確是壓力的轉移行為,也可能是內在報酬成癮,但不見得是焦慮喔!狗狗用主人蠻難接受的方法來PARTY(享樂)或舒壓,那就是其他訓練的範疇了,在此先不多聊。
_  
從上述內容,大家應該已經知道 #您以為的分離焦慮可能不精確,那我們把主軸改成焦慮吧。
_ 
若狗狗對某些事情雖會感到焦慮,但不過度、能適度的消解,事件過後還保有恢復原樣的彈性,其實主人就不需要過度擔心。相對於此,大家更應該要了解到,如果狗兒的確患有精神疾病,那麼他對於焦慮的反應可能會過度、調適的能力會比一般狗兒弱,當外在一切已經風平浪靜時,他內心可能依然驚濤駭浪,若是如此,他不容易靠自己冷靜,也不容易因主人淡定而淡定,他會需要藥物的協助,讓他能夠喘息、恢復,否則在過度的內外壓力下,他不但很難成長,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_ 
焦慮,是個正常的情緒,是基於危機迴避本能而存在的警示、防禦機制,它存在的意義是幫助個體逃離危險、找出求生之道,發生在狗狗身上時,是在告訴我們主人說:我們需要給狗兒更好的生活(物質上或精神上都是)。只可惜,或許是我們的文化還不能坦然地討論、了解它,所以反而更容易拒絕去面對或草率地想逃避。這產生了各種處罰、治標不治本的做法,諸如:以往年代的割聲帶(已違法)、戴電擊項圈、口罩、送去鄉下、棄養...等悲劇。幸好,近年來我們台灣的主人,對於狗狗做為家人的意識越來越強烈,也能正視這是人狗共同要面對的課題,身為訓練師真的覺得非常欣慰。所以,既然提到了分離焦慮,那我們有空也得聊一下「分離憂鬱」的問題。
_ 
這個坑很大吧!謝謝認真的您看到最後。此文若有受到大家的喜愛,那我們 #大坑週 再繼續深入吧^__^
_ 
文:小魯媽
 
#談談您以為的分離焦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