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分享經:披著虎皮的黃狗是黑寶 授權 ★
這個月的訓練交流會主題是收容所跟個人中途。原本有點擔心自己的提問有點多,佔用到大家的時間,殊不知整場只有我的提問
問題大概分成三個部分:
關於進入收容所的心情調適
會有這個提問是因為其實我很容易對動物濫情
至今其實我還沒有進去收容所過。雖然上個月原本有兩次機會跟同事要去收容所當志工,但因為下雨天所以沒成行。因此我的想像都還是看到那麼多可愛的狗狗、可能會尋求人類關注的狗狗,而我卻無法顧到所有的狗狗,會擔心自己的那種無奈跟情緒衝擊該如何調適?
小魯媽首先分享了自己進入收容所時會觀察兩方面並進行評估,分別是:動物部分:看狗狗的生活品質,評估五大需求的落點在哪;以及人類部分:盤點收容所擁有的資源多寡(工作人員/獸醫師、時間、硬體…)。然後再基於上述兩者找出自己要站在哪個位置跟角度,理性分析自己可以做的事。
我們也可以評估自己對狗狗的感情是助力還是阻力?如果決定好踏進收容所的話,我們也要提醒自己切換成工作模式,努力去做,開啟理性腦。畢竟平常我們都要求狗狗開工作模式了,自己也該適時地開一下吧
此外,對於收容所員工在評估自己做的事情時,魯媽建議可以用正增強的觀點來分析跟看待—「還能夠再多做些什麼?」;而不是基於「為了逃離痛苦」的負增強而去做那些事情。這部分微妙的是,儘管看起來的「結果」是類似的,都是「做出了某些事情」,但其實人類背後的心理動機是不一樣的。如果把這點類比成比較通俗的半杯水理論,我個人的解讀是「已經有半杯水了,我可以再努力多做些什麼讓水更多?」(正增強),而不是因為出於「擔心少了半杯水」的心態所以只好一直補水(負增強)。基於不同動機而產生的行為,其實帶來的心理歷程及舒適感也是很不一樣的。
老師也邀請了長期在收容所工作的訓練師分享他在收容所訓練的經驗。
跟收容所狗狗首重「建立關係」—穩定互信,例如人手伸過去是給狗狗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偷摸一把。
整個訓練其實不以零食為主。即時訓練前期有用零食,之後也會慢慢安排抽零食。唯一比較例外的是最後狗狗要回籠的時候會需要零食誘導,畢竟快樂的放風時間就要告一段落了。除了零食對收容所狗狗來說是獎勵之外,還有其他的獎勵也可以運用:
人把與狗的距離拉得更遠
人給狗狗穩定的回饋稱讚
人自己本身的動作是穩定的,讓狗狗有安全感
撫摸
陪玩、丟球、藏食玩具
另外,也會針對狗狗的個別性格與特質而有不同的訓練內容。例如對衝動狗練習握手,但不是出於「練習才藝」的動機,而是藉此看出及讓狗狗練習穩定冷靜;對於害怕狗,則是練狗狗能夠願意主動靠近人。
而練收容所狗狗的目的也滿出乎我意料。原本想說狗狗這麼多,個性比較好的狗狗都送不出去了,哪還輪得到這些有行為問題、需要額外訓練的狗狗?不過經過這次的分享,才知道目前這些訓練計畫的最終目標是設定在「讓狗狗能夠在收容所獲得快樂」。
為了因應送養率不高的現況,且考量到所內人員流動度高(無法綁定特定的人跟狗),所以更需要讓有行為問題的狗狗能夠適應收容所以及來來去去的人類,這樣他們在收容所的下半生至少還有快樂可言。嚴重行為問題的狗狗一開始在訓練師這邊經過訓練後,讓他的狀態是能夠交給一般志工,接著是再給新手志工帶。能夠帶給狗快樂的人越來越多,狗適應越快樂,安全感、穩定感越高,越適應收容所生活。
沒想到筆記心得文不小心還是寫太多,那關於中途的部分就留待下次再寫吧。
圖說:兩年前出現在我家樓下的小貓咪,留言的影片(後期)22秒處有亮點。一開始他超怕人,在慢慢地餵食跟建立關係後順利捕到他帶去結紮跟送養。整個跟他的相處不過才五週的時間、每天半夜的十分鐘,他連我家的門都沒進來過,但當我把他從醫院送給認養者的時候自己卻哭得稀裡嘩啦泣不成聲。
#黑寶上課日記
#其實只有媽媽在上課
#DINGO訓練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