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人與狗的衝突 (下)

D.I.N.G.O. 牛奶爸 

上週稍微點到了人狗間的衝突,該如何去避免與思考。剛剛好這週在小編家,就這麼巧的,里長這麼廣播︰「因為某某路段,發生流浪狗攻擊,請里民不要餵食流浪狗。」我想各位一定常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標語吧。但究竟「餵食」會造成浪浪的「攻擊」嗎? 或是「不餵食」與「不被攻擊」是絕對的關連嗎? 我們今天就以各種不同的角度,帶大家來思考這樣的問題。

[清潔問題但演變人狗衝突]

餵食後當然會有許多人狀況會出現,包含了後續的清潔問題,甚至也許出現更多的排泄物,而造成街訪鄰居間的更多的衝突,但這個問題並不能直接的和浪浪因為餵食而出現攻擊行為,畫上直接的關連性,但可能因為鄰居的怒火,導向浪浪,而造成人狗之間的衝突。(剩下的食物當然固定時間還是該清乾淨,甚至如果散步的時候能順便把周圍的排泄物也一併幫浪浪們清掉,能更好,常看到幾個愛媽,自己散步也是到處的幫忙清潔。)

[人類需要什麼]

人類可能需要相對安穩的空間,不論從公共衛生的角度,或是實體安全的角度,但無奈的事情是,大部分的人,對於周圍環境的冷漠,並不是很知道另外一個物種,他們到底要什麼?

但微妙的事情是,當人類漠視時,不求甚解的狀況下,似乎只能收到短期的效益,長期而言,往往卻損失了更多。舉例而言,為了眼不見為淨的方式,可能除了採取了除了「不餵食」以外,更激進的方式,不論是驅趕,或是撲殺,但結果與成效,往往更加惡化。

坦白說,便宜行事的做法,不論你是激進派、忽視派、或是同情派,往往都只能收到部分效果後,但由於沒有全面的去思考,而只照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效果,因此對小編而言,完整的評估與分析,以及高度的執行能力,可能才是人類所缺的。

[狗狗需要什麼?]

從需求理論來看,的確,會發現狗狗需要穩定食物,而滿足基本需求後,開始的的確會出現為了營造相對安全的空間,可能因此跟人摩擦。(如果再店門口的騎樓,可能演變成類似鄉下半放養狀態的狗狗,出現顧果園的狀態)

但如果連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的確可能誘發浪浪的遷徙(但也有可能誘發別的生態浩劫),生理需求都不滿足的狗,本質上可能身體狀況或內分泌上造成變異,因此情緒上可能更加倍的不穩,而這樣狀況下的浪浪,可能誘發更加危險攻擊行為。

其二、從物競「人擇」的角度出發,可能很親人的浪浪,被人類逼迫,甚至傻傻的被傷害後移除後,留下的「人擇」結果是,產生了更強、更兇猛、更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型態,而造成更多的衝突。

的確,正常的浪浪需要的,除了食物之外,也需要安全感,但請您試想一下,如果浪浪吃的飽,又有安穩的空間下(又已結紮),就像周星星說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當然還是會有某幾隻,可能真的有一些問題,但可能也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人類該怎麼做]

如果單只就餵食跟不餵食去討論,似乎兩邊都陷入了兩難的局面,因此相對的配套,可能才是比較合理的方式。舉例而言,就像訓練計畫一樣,應該分短中長期,甚至應該因時因地制宜。

短期,無法解決的狀況下,似乎,TNR是個很好的選項,但單純的TNR,卻依然的無法解決人狗間的衝突,但他可能是數量減量的關鍵。人狗之間的衝突,就像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摩擦,靠的是溝通與協調,因此短期間如果無法透過溝通,是否能透過管理的方式處理呢?

舉例而言: 為了減少與人的摩擦,將狗狗誘導到比較少人的區域餵食,或是在人煙稀少的時間定點餵食(但前題當然是已經結紮),甚至該區分問題狗與非問題狗的群體的管理,配合著TNR,這樣的方式,的確在某些校園,有收到一些成果。

中期,可能該以教育為主,在台灣狗狗貓貓是身邊極為常見的生命,就像海之於台灣一樣,既然如此常見,而且既然很容易和人類起衝突,是不是更該列入教材,甚至小編私心認為應該比重比蠶寶寶比重更多才是。也只有這樣做,可能才能避免危機的發生,也才能收到管理的效果。

[教育]

如果你完全沒聽過安定訊號或中斷訊號,甚至根本沒聽過狗狗的三大本能(捕獵、危機迴避、與繁殖),而這些東西,卻很不巧的,會影響著你被攻擊的時候的判斷能力。(迷之音: 我就帶個傘或是棍子,何必要懂呢?) 也許在狗數不多,或是狗狗比較呆的狀況下,的確,可能是有用的,但如果不巧的,您遇到的狗群數量超乎預期,您遇到的狗狗異常聰明,可能下場就沒這麼簡單了。

後記,人與狗之所以有衝突,是因為原本生活的環境空間就很密切,但很妙的事情是,和我們生活這麼接近的物種,我們卻很少去了解牠們的習性,只以片面的知識去應對,小編想想這可能才是問題重心。

至於該不該利用禁食手法去做,如果當正反兩方的論點,似乎都有疑慮的時候,是不是表是,除了人類之間溝通上是有所障礙,而且也表示,單就這點並不夠完善,這樣的邏輯思考,同樣的會出現在您訓練上的任何的議題上面,避免落入問題的陷阱中。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人狗之間的衝突

                                                                                                              D.I.N.G.O. 牛奶爸

上個月,發生了一個令狗友們憤慨的事情,但同時也發生了狗狗咬傷男童的事情,整體來說並不是很平靜的一個月,但簡單的概括上個月的註解,就是『人狗之間的衝突不斷』的一個月。是不是有什麼好的方式,可以減少這些衝突的存在,一直是小編在心中一個難解之謎題,畢竟可以思考的層面太多了,不論是從教育、法規、實務、環境、道德、經濟、政府面...等等都可以去切入,但今天可能沒這麼大的篇幅去討論,所以我們就簡單的教育層面來跟大家聊聊,而坦白說,小編私心覺得教育面,可能更是一切的根源。

但教育層面也很廣阿,可以從對象、內容、方法、目標等等...去思考。今天可能也只能針對部分議題,跟大家討論。

【對象】 

所以當國軍們開始反思,是不是該透過教育來處理的時候,也許只是小小的漣漪,但至少開啟了一步,但坦白說,小編想應該還是有更多的人,應該也一起來了解才是,舉例而言辛苦的『愛媽』、第一線的處理人員、飼主(但連這個都好難)等等...。畢竟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也表示他們的生活空間,因『人擇』而高度與人相關,當然問題與衝突只有透過智慧的人們,去分析了解,才能真得和人和平共處。

【戶外的衝突】 

常聽到的狗友的想法是,一定是當下小朋友做了什麼,所以才會讓狗狗引發了攻擊,而狗狗並不會無端的攻擊人類,這句話乍聽之下,的確是很有道理,但請大家先仔細思考一下是不是哪邊怪怪的呢?

那狗狗如果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行為,怎麼會馬上引發攻擊呢?是不是有這樣可能,也許在這個小朋友之前,已經有太多人做了太多不良的互動,才讓狗狗學會這樣的經驗呢?又或本身那個環境,造就了太多的不安,而引發了狗狗了強烈的危機迴避的本能呢?而生命教育的本質,如果是為了去尊重每一個生命做為出發,是不是更該去思考,如何去營造這樣的空間呢?

【動物輔助活動】

在治療犬或動物輔助活動中的互動中,家長或老師常會問,如果遇到了不友善的狗,到底該怎麼解,為了考量小朋友能力(思考、觀察、反應能力等等...以及安全,通常小編會給予保守的『Be a tree』的答案。簡單說明,就是希望小朋友冷靜的,假裝自己是『樹』,面對著狗狗,但只稍微使用眼角餘光去看著狗狗,慢慢的倒退,離開。但坦白說,這是極為保守的答案,身為飼主的你,或是想改變生命教育的本質的你,這樣是不夠的。

【變因】

事情是不是這麼簡單呢? 是不是應該有很多的變因需要去注意,包含了『相對位置』、『狗群數量』、『狗群的情緒』、『是否有帶著小狗的母犬』、『人身上的東西與氣味』、『人的狀態(騎車、跑步經過、郵差的摩托車聲音)』等等...許許多多的因素,是因該列入考量的。舉常見的在鄉下騎車,當你不幸的,已經把狗狗的狩獵本能引發時,通常已經處於比較激動亢奮的情緒,而考量一般人當下可以處理的工具與技巧,小編可能會給您,請你『塊逃阿』這樣的忠告。

狀況舉例︰當你如果又帶著一隻狗,不小心的在鄉間民宿亂晃,剛好又把在地狗引來的時候,當然也是該有計畫的去思考。

思考

1. 是半放養的狗,有和人互動過的經驗,還是少與人互動的『天生野犬』? 
(但先觀察動作與行為,例如是情緒很激動的快速靠近,或是固定在一個距離,或是慢慢,或是呼朋引伴,數量,等等...)

2. 承上相對距離,與自己的動線需要很清楚(但是需要先冷靜)

3. 通常小編在不確定的地方,隨身都會帶著垃圾食物等級零食,還有水(你身上現在有什麼可以用?)

 4. 不管怎麼樣請先安定自家狗的情緒,甚至該優先的保護,請注意如果你是否抱起來狗的情緒變更糟的狀況
(是前該怎麼設計好,演練SOP的過程,內容須包含自家狗的情緒與能力的評估) 

5. 其他

所以當你考量完這些候,再加入『Be a tree』的答案的時候,這樣的答案才是完美的。所以,身為飼主或家長的你,您當然更應該去了解這些細節,也許您不是動保團體的一員,但如果以切身的安全角度為出發,去細細探究的時候,您會更了解怎麼去製造一個和諧的環境,而也因為彼此了解,人與人的衝突會變少,當然人狗之間的衝突才會更少。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孩子你要積極但更該勇敢

                                                                                                                 D.I.N.G.O. 牛奶爸


常在第一堂課問著飼主,你們最苦惱的事情有哪些呢?那你們目前的進度,與處理方式大概會有哪些呢?以及為什麼會想到著麼做呢?去了解飼主的想法與邏輯。在這個當下,常會發現一件事情是,通常的可愛的飼主們,大概都會想著,其實我是想好好愛他,但是OOO的理由,所以可能採用了處罰的方式,或是其他的方式。 

其中大概飼主內心的OS會有底下幾個
1. 我知道可能該這麼做,但好麻煩
2. 覺得應該恩威並重
3. 我覺得好丟臉,所以只好管教狗狗
4. 我覺得用這樣的方式,會不會太寵孩子了,而且那沒食物該怎麼辦呢? 等等........

 (什麼今天又要談獎勵喔??)當然不會只有這樣啦,而是想跟大家討論,為什麼這麼做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首先,簡單的告訴大家,不論你在處罰狗,或是獎勵狗狗的一瞬間,其實他是兩者並存在這世界上的,什麼聽不懂,簡單的舉例好了。

1.獎勵的方式:行為不對零食就拿掉,行為對了才給零食。( 所以沒吃到就是處罰)
2.處罰的方式:行為不對就被打,行為對了就不打。(所以他的獎勵就是沒被打)
(行為學理論自行複習或研究)

【不同方式的結果】 

所以呢,曾經在一篇文獻中 ,對於兩種不同的訓練模式,去對一批『工作犬』研究,結果發現了其實,不管你打算以獎勵為主,或是處罰為主的方式去訓練『工作犬』的某一個動作,基本上兩組狗狗都是做得到的,但是以處罰為主的少了點積極。而對小編而言,那是一種『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的感覺,是一種脆弱無助的感覺,但那少了點積極,對我有什麼影響呢?

【無助的心】

首先,該思考的點有幾個,該研究只對特定行為去做分析,且『工作犬』通常表示抗壓能力,原本就超越了正常狗的水平,也因此,當您家的狗狗,使用了這樣的方式的時候,也許抗壓能力不足,也許在特定行為沒成功前,可能情緒已崩潰,再來,假設未來的某天,他的狗生中,突然出現了勇氣面對的未知事情,而脆弱無助的內心,是否能面對呢?

【獎勵的狗】

但是,難道以獎勵為主的狗,就一定這麼好嗎? 我想在初期,甚至對於內心受挫的狗狗們,就像在幫主人儲蓄信賴資本一樣,好處的確是,願意積極嘗試,甚至表達自己的情緒,但
觀察入微的你會發現,狗狗表達自己的情緒,是不是有時候太過呢?

但在接下一段前請您思考,修復創傷的心靈重要還是您的規則重要呢? 對小編而言,修復創傷的心靈,或是要保有狗狗的信賴感,可能就像儲蓄一樣,先儲蓄好許多的資本,而之後,才能拿這些資本,來和你的夥伴,好好的談條件不是嗎?


【規矩的建立 面對挫折的勇氣】

當資本夠了以後,我們會希望開始建立一些規矩,讓狗狗學著,即使是你放棄,接受這樣的挫折後,我還是會補償你,甚至也該學習面對挫折,一些失敗,也不會因此而情緒失控的大吵大鬧(媽寶?),而這邊,也是目前過於『正向思考』的飼主必去要去注意的,畢竟,狗生當中這麼長,您不可能無時無刻當『孝子』,孩子也是應該長大,學著去忍受沒有、不行、不要等等的狀況才是。

談了這麼多,小編只是想告訴您,如果您想要孩子積極,而且能有面對挫折的勇氣,該如何思考,而信賴資本以及接受挫著的能力,隱藏在每一天,你和你的孩子在互動的時候的每一個決策裡面,不單單只是在上課中,而簡單的一個『坐下』、或是『跟著走』,重點不在於狗狗會不會做,而是,你怎麼教會他的,如果你強迫他,再給他獎勵,想想看,你們之間,真的有儲蓄到信賴資本嗎?你獎勵的是狗狗忍受你拉扯牽繩的狀態,還是獎勵他被拉你旁邊,無助的坐下呢?


最後,附上一段影片給大家思考,這是牛奶去宜蘭海邊游泳的畫面,畫面中,可以看到牛奶,有點怕在媽媽後面,但又想嘗試,看準浪花(甚至浪比牛奶還高),衝出去游泳的畫面,但請您思考,如果你強迫狗狗,或是沒有足夠的信賴資本,試問,您如何強迫,或是利用處罰的方式,教會一隻狗自主游泳呢?

海邊游泳的影片


最後請您想想,您想要您的狗狗,遇到危機就驚慌失措,或是大驚小怪的情緒失控,或是能積極面對與克服呢?再想想,您的處理方式,符合這個原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