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稍微點到了人狗間的衝突,該如何去避免與思考。剛剛好這週在小編家,就這麼巧的,里長這麼廣播︰「因為某某路段,發生流浪狗攻擊,請里民不要餵食流浪狗。」我想各位一定常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標語吧。但究竟「餵食」會造成浪浪的「攻擊」嗎? 或是「不餵食」與「不被攻擊」是絕對的關連嗎? 我們今天就以各種不同的角度,帶大家來思考這樣的問題。
[清潔問題但演變人狗衝突]
餵食後當然會有許多人狀況會出現,包含了後續的清潔問題,甚至也許出現更多的排泄物,而造成街訪鄰居間的更多的衝突,但這個問題並不能直接的和浪浪因為餵食而出現攻擊行為,畫上直接的關連性,但可能因為鄰居的怒火,導向浪浪,而造成人狗之間的衝突。(剩下的食物當然固定時間還是該清乾淨,甚至如果散步的時候能順便把周圍的排泄物也一併幫浪浪們清掉,能更好,常看到幾個愛媽,自己散步也是到處的幫忙清潔。)
[人類需要什麼]
人類可能需要相對安穩的空間,不論從公共衛生的角度,或是實體安全的角度,但無奈的事情是,大部分的人,對於周圍環境的冷漠,並不是很知道另外一個物種,他們到底要什麼?
但微妙的事情是,當人類漠視時,不求甚解的狀況下,似乎只能收到短期的效益,長期而言,往往卻損失了更多。舉例而言,為了眼不見為淨的方式,可能除了採取了除了「不餵食」以外,更激進的方式,不論是驅趕,或是撲殺,但結果與成效,往往更加惡化。
坦白說,便宜行事的做法,不論你是激進派、忽視派、或是同情派,往往都只能收到部分效果後,但由於沒有全面的去思考,而只照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效果,因此對小編而言,完整的評估與分析,以及高度的執行能力,可能才是人類所缺的。
[狗狗需要什麼?]
從需求理論來看,的確,會發現狗狗需要穩定食物,而滿足基本需求後,開始的的確會出現為了營造相對安全的空間,可能因此跟人摩擦。(如果再店門口的騎樓,可能演變成類似鄉下半放養狀態的狗狗,出現顧果園的狀態)
但如果連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的確可能誘發浪浪的遷徙(但也有可能誘發別的生態浩劫),生理需求都不滿足的狗,本質上可能身體狀況或內分泌上造成變異,因此情緒上可能更加倍的不穩,而這樣狀況下的浪浪,可能誘發更加危險攻擊行為。
其二、從物競「人擇」的角度出發,可能很親人的浪浪,被人類逼迫,甚至傻傻的被傷害後移除後,留下的「人擇」結果是,產生了更強、更兇猛、更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型態,而造成更多的衝突。
的確,正常的浪浪需要的,除了食物之外,也需要安全感,但請您試想一下,如果浪浪吃的飽,又有安穩的空間下(又已結紮),就像周星星說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當然還是會有某幾隻,可能真的有一些問題,但可能也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人類該怎麼做]
短期,無法解決的狀況下,似乎,TNR是個很好的選項,但單純的TNR,卻依然的無法解決人狗間的衝突,但他可能是數量減量的關鍵。人狗之間的衝突,就像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摩擦,靠的是溝通與協調,因此短期間如果無法透過溝通,是否能透過管理的方式處理呢?
舉例而言: 為了減少與人的摩擦,將狗狗誘導到比較少人的區域餵食,或是在人煙稀少的時間定點餵食(但前題當然是已經結紮),甚至該區分問題狗與非問題狗的群體的管理,配合著TNR,這樣的方式,的確在某些校園,有收到一些成果。
中期,可能該以教育為主,在台灣狗狗貓貓是身邊極為常見的生命,就像海之於台灣一樣,既然如此常見,而且既然很容易和人類起衝突,是不是更該列入教材,甚至小編私心認為應該比重比蠶寶寶比重更多才是。也只有這樣做,可能才能避免危機的發生,也才能收到管理的效果。
[教育]
如果你完全沒聽過安定訊號或中斷訊號,甚至根本沒聽過狗狗的三大本能(捕獵、危機迴避、與繁殖),而這些東西,卻很不巧的,會影響著你被攻擊的時候的判斷能力。(迷之音: 我就帶個傘或是棍子,何必要懂呢?) 也許在狗數不多,或是狗狗比較呆的狀況下,的確,可能是有用的,但如果不巧的,您遇到的狗群數量超乎預期,您遇到的狗狗異常聰明,可能下場就沒這麼簡單了。
後記,人與狗之所以有衝突,是因為原本生活的環境空間就很密切,但很妙的事情是,和我們生活這麼接近的物種,我們卻很少去了解牠們的習性,只以片面的知識去應對,小編想想這可能才是問題重心。
至於該不該利用禁食手法去做,如果當正反兩方的論點,似乎都有疑慮的時候,是不是表是,除了人類之間溝通上是有所障礙,而且也表示,單就這點並不夠完善,這樣的邏輯思考,同樣的會出現在您訓練上的任何的議題上面,避免落入問題的陷阱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