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已獲得 @lala_the_mix 授權分享
※請全文轉載※請勿另外編輯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領養拉拉的時候,她大概三個月大,剛好看到 D.I.N.G.O. 幼幼團體班招生,想說把握這個黃金社會化的尾巴,於是立刻報名,準備和拉拉一起探索世界。
拉拉是標準的 E 狗 I 人:看到狗狗熱情搖尾,看到人類則聞一下可以,摸一下再想想;要是在家一起相處,可能還得經過幾輪觀察與信任建立。剛開始我們一度以為她是內向小狗,回老家會對著外公吠、對著來家裡的客人吠。但當我們開始試著從她的視角出發,理解她對陌生人的猶豫,給她多一點時間、多一點正向連結——見面兩三次後,拉拉居然會主動去找外公討零食,還主動握手成功換到爸媽不敢吃的青椒,一邊獨享一邊驕傲地當外公心中的不挑食模範生。
學習的路上當然也有卡關時刻,幸好有小魯媽的超強翻譯能力,總能讀懂那些只有拉拉才知道的微妙情緒,帶我們一起解鎖進階任務。像是在準備拉拉住宿訓練時,我們面對她過去清晨哭哭的經驗,老師建議準備幾套穿過的人類衣服密封起來,當成「氣味安撫包」:對拉拉來說家的味道,讓保母輪替使用。有了這些日常努力和神奇小細節加持,拉拉最後真的成功快樂地住了 15 天!
我們一直努力帶著她適應這個本來就不是為狗設計的人類框架,但在建立規矩的同時,也要記得偶爾停下來,欣賞她那些不被框架限制的單純和好奇。像是放風奔跑時的瘋狂快樂、追蝴蝶時的專注神情、還有每一次開門回家那搖得像要起飛的尾巴——這些瞬間,都提醒我自己學習與訓練要讓牠們在安全與信任中,保有那份原始的可愛與自由。
這是一條關於理解、互信、陪伴的路。小狗你可以慢慢來,可以害怕,可以猶豫,但記得回頭——我一定在你身後,準備好肉肉,等你回來壓壓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